覃杰1,魏凤华2,唐乾1,元艺2,李桂玲1,徐兴建2,刘敏1*
QIN Jie1,WEI Feng-hua2,TANG Qian1,YUAN Yi2,LI Gui-ling1,XU Xing-jian2, LIU Min1*
摘要: 目的 研究5%和10%氯代水杨胺缓释颗粒剂(LDS-SRG)的制备方法及其杀螺效果。 方法 筛选载体、表面活性剂、黏合剂、消泡剂、润滑剂,制备5%和10%的LDS-SRG。对其堆密度、水分含量、休止角、临界相对湿度、热贮稳定性和释放速度进行测定。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剂量1.6 g/m2(喷撒法)测试LDS-SRG的杀螺效果,设置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1.0 g/m2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脱氯水),分别计算施药后3、7、14 d钉螺的死亡率。 结果 制备的5%和10%的LDS-SRG均为红褐色,流动性良好;其堆密度分别为0.655 g/ml和0.594 g/ml;水分含量分别为1.15%和1.28%;休止角分别为39.8°和39.7°;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64.98%和61.63%;热贮稳定性均良好。释放曲线表明,5%、10%的LDS-SRG第1~9天均平稳释放,5% LDS-SRG释放速度大于10% LDS-SRG;药物快速释放分别出现在第10天和第15天;并分别在第14天和第20天逐步趋于平稳。实验室喷撒结果显示,5% LDS-SRG 1.6 g/m2施药后7 d、10% LDS-SRG 1.6 g/m2施药后14 d,钉螺的死亡率均>95%,且均高于50% WPN 1.0 g/m2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和10%的LDS-SRG经实验室测试达到缓释效果,采用喷撒法灭螺,均达到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评价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