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段曰黎, 喻一奇, 朱浩翔, 王新宇. 非典型脑囊尾蚴病1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1): 128-130. |
[2] |
魏玉环, 胡媛, 曹建平. 抗细粒棘球绦虫疫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1): 97-101. |
[3] |
邓艳1,张雅兰1,李素华1,陈伟奇1,蔺西萌1,陈曦2,王庭柱3,李蓬1,张红卫1,许汴利1*. 2016年河南省方城县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3): 19-242-245. |
[4] |
刘光学1,张少华1,郭爱疆1,2,侯俊玲1,魏艳玲1,王帅1,骆学农1,2*. 猪带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6基因的鉴定、表达及抗原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4): 7-334-338,345. |
[5] |
魏艳玲1,郭爱疆1,2,张少华1,刘光学1,侯俊玲1,骆学农1,2 *. 猪带绦虫胰岛素受体TsIR-1316的鉴定及其配体结合结构域的表达[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2): 1-93-98. |
[6] |
马承旭1,2 *,王宏伟1,2,杨艺萱1,2. 猪带绦虫基因组学及猪囊尾蚴病候选疫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2): 15-161-165. |
[7] |
李润花,张铁娥,殷国荣 *.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家族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3): 12-222-227. |
[8] |
周必英, 刘美辰, 贺莉芳. 猪带绦虫双歧杆菌表达系统pGEX-TSOL18/B. longum的构建及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3): 18-239-241. |
[9] |
周必英1 *,周泠2,刘美辰1,刘晖1,张曦1. 猪带绦虫TSO45W-4B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抗体制备[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 31(5): 9-372-375. |
[10] |
赵焕阁,黄风迎,郭峻莉,谭光宏*. 弓形虫MIC8基因与基因佐剂IL-12共免疫小鼠的保护性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 31(4): 8-284-289. |
[11] |
黄江1,2,李波1,戴佳琳1,张爱华2 *. 猪带绦虫CDC37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组织定位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 31(1): 5-23-26. |
[12] |
方文, 肖靓靓, 包怀恩, 牟荣. 猪带绦虫囊尾蚴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3): 18-188-190. |
[13] |
方文;包怀恩;肖靓靓;牟荣. 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的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4): 5-317. |
[14] |
孙晓林;才学鹏;景志忠;米晓云;王佩雅;陈怀涛. 猪带绦虫六钩蚴超微结构的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1): 8-38. |
[15] |
唐成武;刘朔婕;马彦彬;梁靓;郭萍;王淑玉;邹镇;高红;段秋红;程继忠;戴五星. 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6): 3-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