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云虹, 谢贤良, 李燕榕, 陈宝建, 林耀莹, 余文武, 余海峰. 不同地域株东方次睾吸虫线粒体nad1基因序列分析及种系发育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5): 668-671. |
[2] |
王宁, 彭晗琪, 高常哲, 程羽珩, 吕大兵. “夜逸蚴”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进化的关系[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6): 699-707. |
[3] |
高澜琳, 谢汉国, 林陈鑫, 江典伟, 蔡武卫, 郑丹. 基于COⅠ的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系统进化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6): 756-759. |
[4] |
李奔福, 王正青, 徐倩, 字金荣, 严信留, 彭佳, 李建雄, 蔡璇, 吴方伟, 杨亚明. 云南省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co1和nd1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3, 41(3): 306-311. |
[5] |
刘雅芳, 陈彬, 芦新焱, 李光华, 杜春红, 姜丹丹, 杨兴. 云南微小扇头蜱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5): 677-681. |
[6] |
胡坤敏, 陈韶红, 艾琳, 郑彬. 豫皖闽浙4省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核糖体ITS2和线粒体CO1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1): 87-94. |
[7] |
张苍林, 保雪莹, 彭佳, 字金荣, 冉甄, 卢娜, 杨亚明. 云南省西南地区福寿螺COⅠ基因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1): 75-81. |
[8] |
周成艳, 马君, 刘伟, 徐前明, 朱兴全. 印度华首线虫核糖体和线粒体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1): 81-86. |
[9] |
俞谊江, 郑静静, 王斌, 任丛汉, 顾敏霞, 徐海红. 宁海县首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的诊治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6): 673-675. |
[10] |
胡月, 陈艳, 李金福, 蒙兴慧, 刘巧霞, 刘鉴. 虫种特异性基因检测小鼠无虫病理组织裂头蚴感染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4): 357-361. |
[11] |
石锋, 杨益, 汪俊云, 杨玥涛, 高春花. 快速检测美洲钩虫特异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2): 119-123. |
[12] |
蒋智华, 杨庆利, 杨益超.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基因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双重PCR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2): 187-189. |
[13] |
隋细香, 邵正, 蒋琦, 周叶, 何庆丰, 司徒永立, 邓莉, 彭礼飞. 美洲钩虫蛋白酶抑制剂NaKuI1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的鉴定和特性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3): 259-264. |
[14] |
周昊, 王启燕, 张红玲, 任峥, 戴佳琳, 刘玉波, 王杰, 黄江. 棕尾别麻蝇蛹3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差异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3): 274-279. |
[15] |
郭玉燕, 罗雷, 宋璋瑶, 郑学礼. 我国部分地区28种蚊虫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3): 280-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