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20, Vol. 38 ›› Issue (5): 554-560.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5.005
葛军1(), 姜唯声1, 袁长红2, 诸廷俊3, 陈喆1, 杨玉华2, 蓝明兴2, 戴坤教1, 李东1, 曾小军1, 陈颖丹3,*(
)
GE Jun1(), JIANG Wei-sheng1, YUAN Chang-hong2, ZHU Ting-jun3, CHEN Zhe1, YANG Yu-hua2, LAN Ming-xing2, DAI Kun-jiao1, LI Dong1, ZENG Xiao-jun1, CHENG Ying-dan3,*(
)
摘要:
目的 观察2016-2018年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治效果,探讨“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将信丰县有食“鱼生”习惯的26个行政村全部列入示范区范围,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的10-11月,在示范区开展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后的防治效果调查。每村整群抽取150名3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同步对其进行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行为与态度、药物驱虫等问卷调查。在鱼塘和小溪等自然水体采集淡水螺和淡水鱼(每村不少于100尾),采用压碎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每村采集5份猫、犬或猪粪便,采用水洗沉淀集卵法检查保虫宿主粪便中的虫卵。结果 信丰县示范区覆盖5个乡(镇)26个村,共79 764人。居民感染率由2016年的21.56%(878/4 072)下降至2018年的8.85%(365/4 125),降幅为58.95%。2016年,示范区男性和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9.53%(577/1 954)和14.21%(301/2 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8年,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降至13.09%(266/2 032)和4.73%(99/2 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次调查均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以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要感染人群。与2016年相比,2018年各年龄组感染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3~19岁和20~39岁人群感染率下降分别达72.99%和74.85%。与2016相比,除商人和公职人员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 > 0.05),其他各职业人群感染率均有所下降。示范区感染人群驱虫覆盖率由2016年54.21%(476/878)提高至2018年的84.01%(310/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6年和2018年分别检获纹沼螺400只和1 000只,均未检出华支睾吸虫雷蚴和尾蚴。淡水鱼平均感染率由2016年的8.24%(144/1 747)下降至2018年0.80%(1/125),降幅为90.29%。2016年保虫宿主平均感染率为2.27%(8/353),2018年降为0。居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不食“鱼生”行为合格率分别由2016年的13.02%(525/4 033)和80.49%(3246/4 033)分别提高至2018年的20.80%(850/4 087)和83.41%(3 409/4 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年来,累计驱虫890人,平均服药覆盖率为65.78%;新增无害化厕所3 465座,无害化厕所平均覆盖率由2016年的93.48%(16 326/17 464)增加至2018年的97.21%(1 9791/20 360),增长了3.99%。结论 信丰县通过3年综合防治,“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示范区防治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