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晶, 王中全. 旋毛虫与旋毛虫病的若干术语释义[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42(4): 427-432. |
[2] |
严晓岚, 闻礼永, 熊彦红, 郑彬, 张剑锋, 汪天平, 俞丽玲, 许国章, 林丹丹, 周晓农.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标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解读[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2, 40(6): 798-800. |
[3] |
宋宏宇, 梁雨晴, 华瑞其, 史媛, 阳爱国, 郭莉, 袁东波, 谢跃, 杨光友. 细粒棘球绦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表达、定位和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2): 194-201. |
[4] |
濮珏彪1,2,唐莉莉3,殷岑楠1,杜新月1,吴健桦1,赵蔚1,刘登宇3,王兆军1,吴琛耘1*. 华支睾吸虫钙结合蛋白Cs16的重组表达及血清诊断应用的初步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 36(3): 12-275-279. |
[5] |
辛奇, 景涛*, 宋晓霞, 高海军, 孙旭东, 吕薇, Nabil Pervaiz, 鲁俊. 细粒棘球绦虫转醛醇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潜在免疫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4): 5-333-341. |
[6] |
章乐生, 孙磊, 胡媛, 巩文词, 王燕娟, 沈玉娟, 徐馀信, 汪天平, 曹建平. 蓝氏贾第鞭毛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7, 35(2): 160-163. |
[7] |
周银发,张山鹰*,林耀莹,杨发柱,谢汉国,肖方震. 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多态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5): 4-344-347. |
[8] |
焦伟1 *,付承1,刘万里1,王莹1,高春花2,柴君杰1. 5种天然抗原制剂对不同临床状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诊断效能[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2): 7-116-122. |
[9] |
焦伟*,付承,刘万里,柴君杰. 细粒棘球绦虫5种天然抗原制剂诊断效能的初步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 31(5): 6-357-362. |
[10] |
卢艳1,徐斌2,鞠川2,莫筱瑾2,陈绅波2,冯正2,王小宁1,3 *,胡薇2,3. 日本血吸虫含EF-手型结构域钙结合蛋白的克隆表达与免疫诊断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 30(3): 1-165-169. |
[11] |
Faustina Halm-Lai, 罗庆礼, 钟政荣, 宋晓蓉, 陈兆武. 重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SjLA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SjFBPA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的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5): 4-339-347. |
[12] |
蔡辉霞, 沈玉娟, 韩秀敏, 袁忠英, 王虎, 徐馀信, 胡媛, 卢潍媛, 官亚宜, 曹建平. 细粒棘球蚴抗原EPC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诊断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3): 2-167-171. |
[13] |
蔡世飞, 李文桂*, 王敏. rSj26-Sj32融合蛋白Dot-ELISA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IgG[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1): 5-21-24. |
[14] |
王萍;任翠平;汪天平;沈际佳. 日本血吸虫重组膜外蛋白rSj29免疫诊断的初步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 28(4): 10-286. |
[15] |
贾万忠;李志;赵亮;聂芳芳;伦照荣. 阴道毛滴虫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6): 7-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