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7-06-30
    述评
    一九九六年全国疟疾形势
    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
    1997, 15(3):  1-132. 
    摘要 ( )   PDF (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蒿甲醚预防抗洪抢险人群感染血吸虫病的观察
    宋宇;肖树华;吴伟;张绍基;谢慧群;许雪萍;胡新勇;崔庆;陈名刚;郑江
    1997, 15(3):  2-137.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抗洪抢险人群用蒿甲醚口服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1996 年7 月中旬至8 月中旬, 鄱阳湖因暴雨水位提高, 我们选择发生险情的赭堤和浆汤堤为试点, 在参加抗洪抢险人员上堤后48 h 内, 用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检测循环抗原法进行筛查, 全部阴性者随机分为蒿甲醚组和对照组。蒿甲醚组人群于接触疫水11- 15 d 内服1 剂蒿甲醚6 mg/kg, 以后持续接触疫水, 间隔15 d 再服1 剂, 停止接触疫水后7- 15 d 则继服1次。对照组于相同时间内服安慰剂(淀粉) 6 mg/kg。两组人群于末次服药后40- 50 d 作粪检, 考核预防效果。结果: 在赭堤试点中, 人群接触疫水约30 d, 蒿甲醚组完成3 次服药和粪检的99 例, 血吸虫卵阳性者4 例, 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 对照组粪检110 例, 虫卵阳性者44 例, 发生急性血吸虫病者29 例。在浆汤试点中, 人群接触疫水1 d, 蒿甲醚组完成2 次服药和粪检的103 例, 无虫卵阳性者, 对照组粪检102 例, 虫卵阳性4 例。未见蒿甲醚有何不良反应。结论: 在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 蒿甲醚对抗洪抢险人群有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
    云南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用口服蒿甲醚控制血吸虫病的观察
    王家龙;肖树华;杨忠;黄明皓;杨慧;刘榆华;周更生;郑江;陈名刚
    1997, 15(3):  3-142. 
    摘要 ( )   PDF (3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观察口服蒿甲醚(Art)对控制血吸虫病的作用。方法:选择云南省永胜县阳河的8 个自然村为试区。该试区钉螺感染率为0.38%, 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86 只/0.11m2, 居民感染率为18.2%。将8 个自然村随机配对分为Art 组和对照组, 并以试区内3- 60 岁经常接触疫水的居民为观察对象, 经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口服1 次吡喹酮50 mg/kg 治疗, 血吸虫卵阴性者服40 mg/kg。观察对象于5 月下旬接触疫水半个月后, 按双盲法服首剂Art 6mg/kg, 对照组服安慰剂, 以后每半个月服1 次, 共10 次。末次服药后1 个月作粪检。结果:Art 组789 人的粪检阳性率为2.9% , 对照组717 人的为12.1% , 两者的差异显著。对照组尚有1 例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结论: 在山区较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 于整个传播季节口服Art, 可明显降低居民重复感染血吸虫, 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
    病例报告
    华支睾吸虫病206例临床分析
    沈水宝
    1997, 15(3):  4-142.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曲传智;杨柳萍;李锁柱;史崇敏;王梅英;王仲文;苏寿氵氏
    1997, 15(3):  5-147.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华按蚊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方法: 于1994- 1995 年间在郑州地区, 对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第5、6、7、8 世代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结果: 共建立了8 个生命表, 从中可以看出: 进入雨季后, 死亡关键因素K 值中, K5 最高, K9 次之。用Varley 的图解分析法和Podoler 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根据1995 年的生命表资料绘制了当年5—8 代的存活曲线。种群趋势指数I 值均大于1, 第5 代的I 值最高。结论: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死亡的第1 关键因素是大暴雨引起1- 2 龄幼虫的死亡, 第2 关键因素是捕食引起3- 4 龄幼虫的死亡。最高死亡率出现在1-2 龄幼虫阶段, 存活曲线均属于Slobodkin IV 型。在郑州地区6、7、8 月内,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数量均是增加的, 第5 代增加的最高(I = 34.4584)。
    简报
    一种保存钩虫卵与肝吸虫卵的方法
    林圣惠;张文英
    1997, 15(3):  6-147. 
    摘要 ( )   PDF (1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抗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ac-1单克隆抗体对利什曼原虫入侵的抑制作用
    薛长贵;杨柳萍;崔晶
    1997, 15(3):  7-151.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抗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ac-1 单克隆抗体(M1/70和M18/2) 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入侵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1/70和M18/2处理巨噬细胞, 观察处理后巨噬细胞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易感性。结果: 巨噬细胞经上述单抗处理后, 其原虫感染率和受染巨噬细胞内入侵的原虫数量明显降低, 原虫对巨噬细胞的入侵过程及速度也减慢。M1/70和M18/2 两种单抗同时应用, 则对原虫侵入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巨噬细胞受染率只有13.8%, 且受染巨噬细胞内入侵的原虫数量仅有1- 2 个。结论:M1/70和M18/2 可以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Mac-1 的结合, 分别干扰巨噬细胞表面分子上与利什曼原虫相结合的不同的连接位点, 抑制利什曼原虫对巨噬细胞的入侵。
    简报
    云南省瑞丽市景颇族、汉族和傣族的疟疾发病观察
    陈于文;廖明铮;汪成波;李斌;杨丽香
    1997, 15(3):  8-151. 
    摘要 ( )   PDF (1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湖北省间日疟原虫分离株环子孢子蛋白部分序列分析
    严继舟;胡乐群;张绍清;徐博钊;DavidCWarhurst
    1997, 15(3):  9-155. 
    摘要 ( )   PDF (2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确定湖北省间日疟原虫虫株环子孢子蛋白(CSP) 的分型和探讨CSP 多态性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采用常规的克隆和Sanger 链终止法, 首次对湖北省间日疟原虫的环子孢子蛋白(CSP) 基因测序。结果: HB2 株CSP 基因的N-C-端非重复区包括重复区后可变区核苷酸序列与北朝鲜(NK) 株和中国株(CH2-CH7) 相同, 而中央前后重复区则有较大变异。在HB2 CSP 中央前后重复区, 有8 种变异型。与其它已发表的间日疟原虫CSP 核苷酸序列相比, 重复体GNGAGGQP/AA 和重复后可变区有明显的地理学特征。此外同一份HB2 CSP 基因PCR 产物克隆后获得含两个大小不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 分别为0.75 kb 和1.1 kb。两者非重复区的核苷酸序列相同, 在中央前后重复区除了重复数次不同外, 仅有3 处隐性核苷酸变异和1 处显性核苷酸变异。结论: CSP 基因变异, 尤其是重复区的变异不仅与DNA 聚合酶的自身作用有关, 而且还可能牵涉到间日疟原虫潜伏期的改变。
    广西凭祥一株食蟹猴疟原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黄亚铭;傅伟忠;王槐芳;韦海艳;李玉英;唐进洪
    1997, 15(3):  10-160. 
    摘要 ( )   PDF (3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1991年10月在中越边境广西凭祥购买的1只野生食蟹猴(M4)体内发现的疟原虫。方法: 将疟原虫血传给健康的切脾熊猴(M6), 在猴体内的疟原虫配子体在64个/100WBC时, 给大劣按蚊叮咬感染, 确定孢子增殖期, 当蚊唾腺发现子孢子时, 阳性蚊叮咬健康的熊猴(M5)后第8天开始采血观察, 确定红前期的时间。血内发现疟原虫后开始每4 h采血1次的定时观察, 确定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及红内期各期疟原虫形态特征。结果: 该株猴疟原虫的孢子增殖期为11 d, 红前期为8 d, 红内期的裂体增殖周期为48 h。早晚期滋养体与人间日疟原虫形态相似, 被晚期滋养体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 阿米巴样活动明显,可见薛氏小点,成熟的裂殖体内通常可见裂殖子10—15个。结论: 试验结果证实, 该株猴疟原虫为食蟹猴疟原虫并定名为CVH株(Plasmodium cynomolgi CVH)。
    简报
    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连续10 年的监测结果
    蒋锡炳;倪林梅
    1997, 15(3):  11-160. 
    摘要 ( )   PDF (1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皮肤组织细胞反应
    吕芳丽;李雍龙;刘国元;韩家俊;石佑恩
    1997, 15(3):  12-165.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紫外线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宿主的皮肤组织在抗攻击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88只小鼠分为4组, 1、2组分别以50±3条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或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 5 wk后以1 000±100条尾蚴进行攻击感染; 3、4组分别以减毒尾蚴或尾蚴1 000±100条免疫或初次感染。各组均于感染或接种后6-120 h定时取局部皮肤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 (1)免疫攻击组皮肤组织内炎症细胞杀伤童虫现象最明显、炎症反应最强且持续时间最长, 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百分数最高; (2)感染攻击组呈现相似炎症反应但程度略轻; (3)免疫对照组减毒童虫在皮肤内滞留时间延长, 至120 h皮下仍可见较多童虫; (4)感染对照组皮肤内的童虫数于72 h后明显减少, 童虫周围轻微炎症反应。电镜观察可见免疫攻击组童虫内部结构破坏, 虫体周围EOS、淋巴细胞增多, 肥大细胞颗粒溶解。结论: 提示皮肤组织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血吸虫减毒尾蚴免疫的宿主抗攻击感染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a抗原基因结构的初步研究
    敬保迁;胡孝素;刘洪斌;陈建平
    1997, 15(3):  13-169. 
    摘要 ( )   PDF (2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杜氏利什曼原虫39 kDa抗原基因的结构。方法: 将表达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a 抗原肽段的重组噬菌体中插入DNA片段亚克隆人质粒载体pUC18中, 并对插入片段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结果: 插入片段大小近1.3 kb, 其3’端含有单一的kpnⅠ、XbaⅠ、HincⅡ和PstⅠ识别位点, 表明该片段为一非重复序列结构。
    实验报道
    茶树籽对钉螺生殖腺和肝脏的影响
    宋庚明;王根法;马积庆;杨静莹
    1997, 15(3):  14-173.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钉螺组织经茶树籽处理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处理后的钉螺肝脏及生殖腺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钉螺在茶树籽作用24 h后, 肝内细胞受损。雄性生殖细胞有凝固性及溶解性变化; 成熟精子细胞膜肿胀与内部结构分离, 线粒体鞘呈现凝集型, 支持细胞可见凝固性改变, 且彼此断裂并与生殖细胞分离。雌性钉螺生殖腺可见卵细胞肿胀, 严重时滤泡细胞有破裂, 卵细胞膜则可丧失完整性。结论: 茶树籽能损伤钉螺的生殖腺和肝脏。
    简报
    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培养食蟹猴疟原虫效果的观察
    曹昌志;廖品义;汪少英
    1997, 15(3):  15-173.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报道
    吡喹酮对体外猪囊尾蚴作用的观察
    苏连杰;张贵君;傅起凤;许桂兰
    1997, 15(3):  16-176. 
    摘要 ( )   PDF (2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吡喹酮对体外猪囊尾蚴的作用。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 分别对药物作用2 h、4 h、6 h后的猪囊尾蚴为实验样品, 对其扫描电镜特征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猪囊尾蚴被药物作用后囊体挛缩变形、头节伸出, 体表溶蚀、皮层内质网和核糖体溶解、皮下层坏死。结论: 吡喹酮对猪囊尾蚴有强烈的杀伤作用。
    病例报告
    新疆库尔勒地区131例包虫病临床病理分析
    胡石麟
    1997, 15(3):  17-176. 
    摘要 ( )   PDF (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行病学调查
    蔬菜和沾在鞋底上的泥土携带土源性线虫情况的调查
    许隆祺;诸宪祖;蒋则孝;冯正;周长海;铃木了司;王舒侬;陈慰祖;肖华东;易言治;陶太顺
    1997, 15(3):  18-180. 
    摘要 ( )   PDF (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福建、江苏农村土源性线虫的传播途径。方法: 样本经水洗沉淀, 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幼虫, 用消化法和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虫卵。结果: 检查福建省邵武市3个农村18户农家的16种蔬菜, 其中7种发现蛔虫卵钩虫丝状蚴与粪类圆线虫丝状蚴。47份标本中有19份阳性, 检出率为40.4%, 其中以大蒜、葱、卷心菜、空心菜检出率较高; 江苏省江宁县2个农村20户农家17种蔬菜中, 11种发现虫卵(蛔虫、钩虫、鞭虫)和或小杆属线虫幼虫, 79份标本中21份阳性,检出率为26.6%, 其中青菜、空心菜、苋菜检出率较高。菜场的蔬菜邵武市查7种, 4种(葱、小白菜、香菜、黄瓜)阳性(蛔虫卵和/或类圆线虫丝状蚴); 江宁县查9种蔬菜, 4种(萝卜、葱、西红柿、地瓜)阳性(蛔虫和/或类圆线虫丝状蚴)。农户鞋底土的虫卵检出率以福建邵武为高55.6%, 江宁仅15.0%(蛔虫卵)。两村查到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和犬弓蛔虫卵。结论: 被虫卵污染的蔬菜与鞋底土在土源性线虫传播上起相当作用。
    综述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的研究
    管立人;杨元清;瞿靖琦
    1997, 15(3):  19-185.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囊虫病病人血清中IL-2及sIL-2R水平检测
    赵育莹;李晓哲;宋桂芹;张唯哲;徐之杰;王文余
    1997, 15(3):  20-185. 
    摘要 ( )   PDF (1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施光峰;徐肇玥
    1997, 15(3):  21-189.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四川省长宁县117824例“四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分析
    邹泉;周世轩
    1997, 15(3):  22-189.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不同措施防治马来丝虫病的远期效果
    李惠杨;潘士贤;谢祖英;麦富珍;吕先纲;杨小春;寥宁;吴进儒;杨智;荣作新;田兴寿
    1997, 15(3):  23-190. 
    摘要 ( )   PDF (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囊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研究
    张达琳;徐之杰
    1997, 15(3):  24-191.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息
    深切悼念赵慰先教授
    1997, 15(3):  25-192. 
    摘要 ( )   PDF (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