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葛军, 姜唯声, 袁长红, 诸廷俊, 陈喆, 杨玉华, 蓝明兴, 戴坤教, 李东, 曾小军, 陈颖丹. 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3年防治成效[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5): 554-560. |
[2] |
杨成运,张雅兰,钱丹,陈伟奇,刘颖,周瑞敏,鲁德领,张红卫*. 河南省2010-2014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1): 16-37-39. |
[3] |
汪萍1,陆桂丽1 *,范玉娟2,王杰1,陈发喜2,成进1,夏俊1,沙依兰·卡伊扎1. 乌鲁木齐市犬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5): 19-404-405. |
[4] |
郑香;房文;黄芳;沈毓祖;苏云普;黄光全;周水森.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调查黄淮流域不同媒介地区当前疟疾流行水平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6): 4-421. |
[5] |
王显红;周晓农;吴晓华;杨坤;吕山. 日本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4): 10-294、. |
[6] |
黎学铭;郭传坤;李锦辉;黄亚铭;杜进发;符伟忠. 我国南方五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与疟疾防治效果关系的探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5): 5-276. |
[7] |
姚立农;余可根;陈华良;黄学敏;屠兴国;雷昌球. 浙江省儿童蛲虫病十年防治效果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3, 21(2): 21-124. |
[8] |
孙庆文;陆柳;程翔;方影;朱淮民;顾政诚. 混合样本方法检测蚊虫子孢子阳性率数学模型的再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 20(6): 10-353. |
[9] |
何永康;宋光承;刘述先;罗新松;张新跃;徐裕信;喻鑫玲;杨瑞青. 重组日本血吸虫26 kDa GST抗原免疫水牛后抗体动态及免疫保护性效果[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 19(5): 3-267. |
[10] |
郭向东. 介绍两种简化的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操作方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 18(2): 20-83. |
[11] |
林丹丹;HidenoriMurakami;张绍基;吴忠道;宁安;TomokoMurakami;TokaoTotsuya;辜小南;胡广汉;高祖禄;刘跃民;胡飞;陈太辉.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试点研究(英文)[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9, 17(3): 13-171. |
[12] |
李华宪;杨柏林;汪文仁;胡惠仙;王文俊;王翔;李兴亮;黄国珍;李崇珍. 不同密度间日疟原虫对中华按蚊的感染性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 16(5): 368-371. |
[13] |
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 16(2): 2-88. |
[14] |
殷安华;孙国祥;程良保;赵玉琪;平建江.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特异抗体水平的消长[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7, 15(2): 33-128. |
[15] |
张乘宜,陈学文,杨俊美,段国英,赵月华,马东风,陆新民,梁竺. 吸毒者与正常人群弓形虫病血清学的调查[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 14(4): 261-261. |